Friday, February 17, 2006

不亦快哉

天气是少有的晴朗,万里无云,篮球场爆满,15:45到达球场,只能加入旁边等待的四拨人马中的一拨。

后来变成三拨,打了3个小时多,5球制,最后以一局10球制结束。

状态奇佳,与所配合的不认识的3个人合作4vs4,竟然神奇般地保持不败记录。

好久没有这么畅快淋漓了。回来冲个凉,不亦快哉!

Sunday, February 12, 2006

月光下的独白

(标题信手写着玩,倒有种“绞刑架下的报告”的错觉。)

不知道为什么,想起老和山上那块大石头总是感到亲切,每次爬山休息的地方。总觉得那块石头风水特别好,视野开阔,山前山后都可以看,而边上的路弯弯 曲曲藏入丛林也恰到好处。印象最好的是某次看到大石头时冲上去,刚好山下一群野鸭飞过头顶,有种天晕地转的感觉。这种感觉,慢慢发现是远胜于一时发现秦缆 石的欣喜的。指出秦缆石的所在,或者把山命名为秦望山,不过是一种代表某人到此一游的强行纪念,这种强迫性,如今早已为游人泛滥了。

还有就是树,不管是玉泉碧月池边上的樟树还是梧桐树,植物园的梅花大概过一阵子又会开了,还有太子湾的樱花,但是我还是觉得过静慈寺的南山路往东路 边的樱花不期而遇最美。冬日里北山路高大的梧桐也很漂亮,光秃秃的枝干和零星的几片枯叶,在蓝色天空背景下如此的洁白。夏秋,又将是撒满一地的斑驳闪烁的 阳光,在树下、堤边看湖已经是一种奢侈。白堤和苏堤的桃红柳绿到时也会象燕子归来那样唧唧喳喳一样有得一阵了。

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白天、太阳底下的景色,赶上好天气,就像知了在夏天要出来唱歌一样,遭遇到人山人海也是可能的,只是在节日里如果是一种喜庆气氛,在平时就没有什么好受得了。

而我要说的是另外一种景色,那就是无人的夜景。星空或月色下的玉泉校区,碧月池边,看四通八达的路在四周延伸,路面宽阔,树荫浓密,而路上一个人都 没有,这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有树,有路,没有人,但是这也是我们世界的一部分,安静的甚至有些可怕,但是你知道不会多久当脚下 的星球自转回来,这一切又都将恢复到熙熙攘攘,而身处此时感受到的世界的范围之大,也让人感到某种神秘。在合肥的校园里也是,偶然从外面回来迟些,一个人 静静地走在月空下,看路在身边如此巨大地展开,所有的树都静立在那里,让人感到某种无声的世界还有待发觉,而它本来就在我们身边不远。

月色下的梧桐和白天看到的也是另外一种不同的感受,白天洁白得近乎圣洁剔透,而夜晚则变得清凉和朦胧。

月色下的梅花是怎样得?可惜有一次我错过了去看。月色下的樱花呢?似乎有一股杀气...

10号午后阳光下闲走

-献给paperkite

那天下午,窗外阳光照亮了整个世界,在zimp二楼松软地睡了个午觉,房间内有些冷,paperkite问是否愿意去西湖边试拍他新买的DC去,建立在无知的基础上,一直对摄影有浓厚的兴趣,于是犹豫了一回随口答应了。

长久在房间内总是变得很懒,就像一个人正在狂热地打游戏打到boss的时候,是怎么拉也拉不走的,懒似乎也有这种惰性。

但是同样地,就像以前读书时每次犹豫着今晚是否去自修的时候,最终如果选择了自修之后总会庆幸自己的收获。出去闲逛也是如此,虽然一开始是对DC的 冲动,但看风景比之更有趣,只要你有那种心情,不必急急忙忙或者随波逐流,不必看遍各个角落各个景点。这样一则不会太累,一则不会走马观花,心情也会变得 极其安静。

那天下午从学校转了转,教三前一大片的腊梅在阳光下呈现一种灿烂的透明鲜艳的蜡黄色,一下子铺满了整个视界,触目所及,一片绚烂,可惜我拍不出那种 效果。而后由走过千万遍的玉古路到曲院风荷,却也很奇怪每次走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大概一年四季周围的色彩,不论是路边的樟树还是路过的公交车,等车的人, 总是在变,而阳光下一切都这么让人注目。

由苏堤再转回曲院风荷,在苏堤看西湖,发现那天西湖的水特别的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蓝得不能再蓝。

到处是出来晒阳光的人,一如今天元宵的满月之下,烟火撒满大地上的各个天空角落,在曲院风荷,看到两位mm在那里安静地画风景,偷拍了一下,不料被其中一位看到,相识笑笑而走开。

那天的鸟儿也很自在悠闲,如下:

在曲桥附近闲坐了一会回校,闲坐了一会琢磨看风景的心情,发现看风景不应该太贪,否则最后什么也没有印象,就好像走过一群美女,只需认真欣赏一位即可。

元宵,一个人,已无出去逛的必要,下午路过球场打了一会,回来洗了个澡。在电脑面前看paperkite问元宵是否出去。如果没有,希望他看到这篇,迟点出去并无所谓,总比没有好。

btw:窗外,我注意到烟花在空中是很慢地散开的。

photo see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stringtheory&_dir=%2F31084830&page=3

Saturday, February 11, 2006

《人类的大地》



在杭州文三路文史书店看到圣埃克苏佩里/圣艾克絮佩里的两本小说《人类的大地》和《战争飞行员》,口袋米不够,买了前者。

依稀记得wuyiluode提到过《人的大地》、《夜航》等,也一直很嘀咕一个飞行员写飞行故事有什么好看的(可能是二战阴影吧),但是当天晚上一口气读下来就改变了看法。置身事外地纯粹地看待一切,虽然我认为理所当然,但是换个角度,换一本书,我竟还做不到这一点。

一如《小王子》的文风,只是此书并不仅仅写快乐,忧伤,也写关于自由,关于责任等等的故事。比如此书献给的对象亨利·吉尧梅的故事,关于一个奴隶的故事。

里面有很多类比、联想的句子写得及其优美。比如

“在这么狭仄的布景里,表演的却是人类仇恨、友谊欢乐了的多么庞大的阵容啊!生活在尚有余温、却已经 受到沙漠和冰雪威胁的熔岩上,人们朝不保夕,又是从何处生出对永恒的渴望?他们的文明不过是层单薄易损的烫金装饰:一次火山爆发,一次沧海桑田,一次风沙 侵袭就会把它抹杀得一干二净”
(我觉得这段比帕斯卡关于芦苇得比喻更形象,也更丰富。)

“我们住在一颗流浪的星球上。由于有了飞机,这个星球的来历就时不时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铺在苹果树下的布接到的只是苹果,铺在星星下面的布接到的也只能是星星的尘埃;从来没有一颗陨石。。。”

有时候不禁想,一个飞行员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丰富导致的对天空和大地、人类的看法,远非那些足不出户,想入非非的人的想象力所能及,这也可能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借由他们来展开自己有限的想象力。

我觉得这本书里面有太多的悲悯需要细细体会,而通常他只是举了一个人或者一段见闻就把你的注意力抓住了,下午一路坐火车过来一口气从第五章《绿洲》看到第七章《在沙漠中心》,仿佛不是在听故事,而是跟着经历了一番。

最后以一个书中的故事结尾:(三个摩尔人,来自沙漠,从未见过这么多水,第一次看到瀑布)埃蒂安港从未下过一滴雨,而如今它却在这里咆哮,就像蓄水池漏了,全世界的水都从里面倾泻下来。

“我们走吧。”导游对他们说。
但他们挪不动步子。
“让我们再···”
“你们还指望会看到更多的东西不成?走吧···”
“我们要等一等”
“等什么?”
“等它流完。”
他们想等到上帝厌倦自己的疯狂行为的时刻。他肯定很快就要后悔了,他是那么吝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