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3, 2011

进化论和无"我"

《弥米机器》一书曾大致说,如果把大脑当作弥米的活动依赖场所,要让大脑中哪怕暂时排空一切弥米,也就是保持空的状态(诸如瑜伽,冥想,静坐等等),对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来说是很难的。

我的想法是,弥米的保真度,遗传性和变异性和基因确实类似。而弥米的存在和完整性以及价值,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理解,大概就是髓鞘质早就的神经回路的定型,稳定性(参见《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和准确度(精深练习)。但是套用行话说高手不仅技术过硬,还要有足够灵性。那么髓鞘质很可能只关注了技术,而可能难以关注灵性。这也是一万小时理论或者《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里所谓讨论到的。

所以,排空一切弥米,暂时性地或者能够自控地(直到无意识地)不让一切弥米活动(相对于髓鞘质虽然准确定型,但是并没有神经信号在传讯或者信号极其微弱),可能就相当于让灵性或者某些其他可能存在的大脑回路畅通或者若隐若现起来。

至于说到佛教的一些世界观,个人一直觉得禅宗玄谈水太深,难以弄清真伪,倒不如从进化论的解读试着理解。比如人人皆可成佛,人皆具有佛性。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乃是人总是可以达到某种境地的(比如西方传统的所谓理性或逻各斯),而从类人猿进化来时,显然谈不上什么佛性,而仅限于文明史(智人的智力几乎停止进化很多年了)。而从基因的角度来看佛教的所谓“无我”,乃是因为整个生命取决于基因,人不过是基因的机器(《自私的基因》),那么于此看来,各种意识和自我意识或有关“我”,确实很可能只是一种幻觉,或者可以说是基因让“我们”产生的一种幻觉(//关于意识的看法可能过于草率),这样显然对于基因来说是有好处的。既然所有意识不过是基因给你的一种幻觉,那么也就确实没有所谓的“我”的存在,那么又有什么放不下(所谓的我执)的呢?从这点出发,那么虽然基因极其“自私”而希望你能保留后代,但是也没有必要因此苦恼于自我的本能,相反在本能并不总是坏的情况下,可以顺其自然,而在本能做坏的时候,可以借此超脱它。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或者说一旦基因认识了基因自己,也就认识到“我”不过是幻觉或者基因而已(这里和佛教的观点差别是,世界倒未必是幻觉),那么基因的机器才算得到进一步的进化,这种进化,在这些机器也就是人类来说,有时也称作启蒙或自我启蒙吧(见康德《什么是启蒙》一贴)。

所以,作为基因机器,基因并不总是束缚我们(看起来又飘向弥米派的狗皮带理论了)。虽然我们是从简单动物进化而复杂的,人类的大脑大概因进化而分为好几层,其中底层的潜意识和本能于你而言时好时坏(其实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留下来的基因功能大部分于你而言是有益的,而只是未能因环境成长中善加利用或者早点成熟起来,相反很多人只是更世故或条件反射罢了。尤其是人类的大脑或心智成长很慢,甚至到成年了也未见成熟),但你仍然可以借助于“道”,也就是寻找or领悟or借助进化论赋予你的学习本能等等,但无法言说,因为道可道非常道,故需常有(练习髓鞘质)和常无(保持灵性)。而使自己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那么也就从天命而无惧,与造物主同游了。

胡思乱想,一笑置之:)

btw,希望什么时候写个过去一年的阅读回顾。

Wednesday, June 15, 2011

《编码》读书笔记


一本计算机入门科普读物,主要讲解了如何用最简单的器件-触发器来实现逻辑运算。

总共25章,主要内容在第10~17章讲述使用逻辑门实现加减功能和如何引入以及改进存储器,之前的是简单的铺垫介绍,后面的是历史和演变。

P143,“振荡器(引入反馈导致循环的振荡器)又经常被称为时钟。”

P146,“触发器电路可以保持信息,它可以“记住”某些信息。和跷跷板有着很强的相似性。”

P155,“通常包括电平触发的D型触发器和边沿触发的D型触发器。”=》带预置和清零功能P162

P160,边沿触发的D型触发器=》分频器=》8位行波计数器

P193,振荡器要足够满以使继电器有足够的时间去触发其他继电器。

第十七章的思路:引入代码RAM以区分数据RAM,后又合二为一,并引入选择器和译码器等,并引入Jump命令,相当于改变计数器数值从指定地址开始再重新按序寻址。

RAM被写入数据还是被寻址,在切换过程中计数器仍然按正常操作计时。即在没有Jump的情况下,RAM在被写入数据时,计数器尽可以继续计数,虽然没有寻址,但至少可以保持同步。

P203 倒数第二段的理解:因为累加器随后被覆盖,而计数器寻址无法返回来寻址,因为计数器是按序进行的。(也就是还没实现Jump功能)

P206, “为了让上面的加法器更加有用,我们牺牲了运算速度。使用同样的振荡器,它的运算速度只有第一个加法器的1/4,这验证了一个称为TANSTAAFL的工程准则,它的意思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P209, 提到了引入指令代码的一些问题,后来用Jump来解决。

P215,乘法对应加法的n次循环,而n--对应16位进制里,和FFh相加,比如1Ch+FFh=1Bh,相当于1Ch-01h=1Bh.

P215,“能否控制重复操作或者循环/looping是计算机/computer和计算器/calculator的区别。”

P215,“我们装配的计算机术语数字计算机/digital computer,因为它只处理离散数据。曾经还有一种模拟信号计算机/analog computer,但现在已经非常少见了。”

P215,“处理器也被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P216,“处理器包括若干组件,毫无疑问累加器就是其中一个,它只是一个简单的锁存器,用来保存处理器内部的部分数据。在我们所设计的计算机中,8位反相器和8位加法器一起构成了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即ALU”

“我们的计算机是由继电器、电线、开关、以及灯泡构造而成的,这些东西叫做硬件/hardware。与之对应,输入到存储器中的指令和数据被称为软件/software。之所以把硬改成了软,是一位相对于硬件而言,指令和数据更容易修改。”

“能够被处理器响应的操作码称作机器码/machine codes,或机器语言/machine language。”

P221,“当继电器计算机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被设计出来的时候,很多包含在其中的概念还并不为人们所知,直到1945年左右世人才开始慢慢了解他们...继电器最终被真空管和晶体管这类电子器件所替代...”

1962年,Wilhelm Sichickard制造出了最早的机械计算器,Blaise Pascal和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是这种机械计算器的两个最主要的发明者。

Joseph Marie Jacquard发明的一种奇妙的自动织布机对计算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程度不亚于其在纺织业产生的影响。

巴贝芝提出了差分机/Difference Engine,从本质上讲差分机是一个大型机械加法器。后来又提出解析机/Analytical Engine,可以使用改造的杰奎织布机中的卡片来编程。

巴贝芝大概是第一个意识到条件跳转在计算机中重要性的人。
。。。

Tuesday, June 14, 2011

pdf等电子书搜索和下载的一些方法

国内网站:

通常大部分的电子书在新浪资料上可以下载到。

我做了两个google自定义搜索引擎,指向国内的一些特定网站和论坛(部分需要帐号),用于搜索专业电子书籍。
自然科学书籍相关搜索
http://www.google.com/cse/home?cx=018052990137252532309%3A6atsfh32lp8
社会科学书籍相关搜索
http://www.google.com/cse/home?cx=018052990137252532309:jdiioritdiw

国外网站:
通常,如果上面还找不到所需要的电子书的话,我会借助下面这些搜索引擎来搜索诸如rapidshare等网络存储资源。
FileStube
http://www.filestube.com/
RapidLibrary
http://rapidlibrary.com/
FileCrop
http://www.filecrop.com/
其中FileCrop网站的好处是它指向的搜索范围非常之广。

另外,如果给出的搜索结果无法下载,比如rapidshare通常被封杀,那么可以借助GFW BLog推荐的站点Fetch.io来批量下载(免费账号好像一次最多3个)上面搜索引擎给出的下载地址。注册fetch之后提供一个10G的网络存储空间,fetch会自动帮你下载文件并存储在你选好的在线文件目录里,然后你自己再在文件目录里找到文件下载(好像还是需要翻墙)。

如果上面所有这些方法还没有找到要找的资料,那么通常情况下也就很难找到最新的书了。

Monday, March 07, 2011

《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读书笔记


最近重新读了这本有关演化论的科普书-《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无论是翻译还是内容都非常好。

译者很专业,纠正了一些错误和笔误。内容本身而言,除了用各种证据说明演化论不仅仅是科学理论而且是科学事实以外,还有两个地方可见作者科学和人文素养。

第一个地方是第一章“什么是演化”(P19-20)里面提到的:

“一个理论如果可以称之为科学的理论,就必须能够被检验,并能提出可被证实的预测。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对自然做出观察,以此来证实或否定一个理论,二者必居其一。”

----作者这里所说的证实或否定,正是波普尔的证伪原则,具备可操作的证伪性,下面的所有内容也都是如此,越来越发现很多认真的学术性著作都会阐明这种原则,比如张五常《经济解释》。

“一个被认为是‘正确’的理论,其论断和预测必然已经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检验,并被不断确证。不会有一种科学理论可以在突然之间就成为了科学事实。只有积累了相当多的有力证据,同时又不存在相抵触的不利证据时,一个理论才能最终被理智的人们所接受。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正确’的理论就不可能是伪命题。长远来看,所有的科学真理都是暂时性的,会在新证据的光芒下发生变化。科学的历程没有终点,所以科学家们永远不会宣布:他们已经找到了自然界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

“科学家们并非狂热分子,即使是对于已经接受的真理,我们同样不能容忍自己变得盲目笃信”

----以上正是波普尔的证伪原则的基本内容,最后几句正是波普尔所说的科学的开放性。在《与众不同的心理学》里面曾经讨论到并说,科学家其实并不需要保持这种自我开放性,只要同行批评即可,我一直觉得这就像罗伯特规则保证了开会时捍卫对方的言论自由是同一个道理,虽然每个人不一定能做到捍卫对方,但罗伯特规则/维持规则的主席保证了言论自由。

“在成为真理或事实的过程中,科学理论通常是与可替代理论一同接受检验的。”
----这也是《与众不同的心理学》里面说过的,2个理论描述同一件事如果效果一样,我们会选择那个更简单的理论。

第二个地方是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演化论的回归”,在这里,作者专门花费一章来讨论演化论可能给人带来的一些价值冲突,尤其是对神创论者们而言。作者说明了演化论无关道德。并同时感慨科普目前仍缺乏像弥尔顿这样的文学奇才来描述和宣扬。在这一章开头作者引用了Richard Dawkins的一首诗如下:

在沉睡中度过了上亿个世代,
我们终于睁开双眼看到了这个华丽的星球,
闪烁着彩色的光芒,充满着无限的生机。
然而几十年之内,我们不得不再次闭上双眼。
那就来到阳光下吧!
用我们短暂的时间致力于理解这宇宙,
理解我们是如何在这宇宙中苏醒过来的。
这难道不会给人以崇高的启迪吗?
这就是我应对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
应对的次数多的令人吃惊:
为什么我要尽力在早晨起床。

让人想起高中课本《蝉》里面引用法布尔的一句话: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另外,作者在这本书里引用了很多达尔文的句子,让人对达尔文先生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

比如,达尔文是第一个为演化论收集证据的人。在《物种起源》中他谨慎绕过了人类起源问题,十几年之后当演化论已能为世人所接受之后,他写了一本《人类的由来和性选择》讨论了这个问题。

他说:“如果我把所有生命都不再视为特殊的造物,而只是某几个生命的直系后代,这几位祖先活的年代远在寒武纪的第一个底层沉积之前,那么在我看来,它们简直就是高贵的贵族。”

回过头来回答这本书的标题,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why evolution is true?因为达尔文的演化论是符合波普尔证伪原则的,所以它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一个这样的理论是可以实证的,具备可证伪性而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被证伪,也就如同其他学科一样值得信任。书中正是通过大量的证据和预测被证实说明了这一点,有很多通过演化论去大胆猜测,而后能被实证的例子,行文幽默而不失价值追求的探讨或人文关怀。这本书也许是代替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一个选择,毕竟《物种起源》没有讨论到基因和疾病,没有这么多的化石和冰川等证据,也没有讨论到人类的由来,所以我觉得《物种起源》可以作为一本开拓性的书来读,而这本书可以作为系统归纳和前瞻性的书。

p.s.顺手创建了几个有关演化论的豆列
天演论/Evolution:这个豆列是准备想读的一些相关书
《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书后附录)扩展阅读之一般性读物
《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书后附录)扩展阅读之演化论,神创论,以及社会问题
书后附录之网络资源参见
http://www.delicious.com/hairuo/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