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3, 2011

进化论和无"我"

《弥米机器》一书曾大致说,如果把大脑当作弥米的活动依赖场所,要让大脑中哪怕暂时排空一切弥米,也就是保持空的状态(诸如瑜伽,冥想,静坐等等),对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来说是很难的。

我的想法是,弥米的保真度,遗传性和变异性和基因确实类似。而弥米的存在和完整性以及价值,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理解,大概就是髓鞘质早就的神经回路的定型,稳定性(参见《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和准确度(精深练习)。但是套用行话说高手不仅技术过硬,还要有足够灵性。那么髓鞘质很可能只关注了技术,而可能难以关注灵性。这也是一万小时理论或者《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里所谓讨论到的。

所以,排空一切弥米,暂时性地或者能够自控地(直到无意识地)不让一切弥米活动(相对于髓鞘质虽然准确定型,但是并没有神经信号在传讯或者信号极其微弱),可能就相当于让灵性或者某些其他可能存在的大脑回路畅通或者若隐若现起来。

至于说到佛教的一些世界观,个人一直觉得禅宗玄谈水太深,难以弄清真伪,倒不如从进化论的解读试着理解。比如人人皆可成佛,人皆具有佛性。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乃是人总是可以达到某种境地的(比如西方传统的所谓理性或逻各斯),而从类人猿进化来时,显然谈不上什么佛性,而仅限于文明史(智人的智力几乎停止进化很多年了)。而从基因的角度来看佛教的所谓“无我”,乃是因为整个生命取决于基因,人不过是基因的机器(《自私的基因》),那么于此看来,各种意识和自我意识或有关“我”,确实很可能只是一种幻觉,或者可以说是基因让“我们”产生的一种幻觉(//关于意识的看法可能过于草率),这样显然对于基因来说是有好处的。既然所有意识不过是基因给你的一种幻觉,那么也就确实没有所谓的“我”的存在,那么又有什么放不下(所谓的我执)的呢?从这点出发,那么虽然基因极其“自私”而希望你能保留后代,但是也没有必要因此苦恼于自我的本能,相反在本能并不总是坏的情况下,可以顺其自然,而在本能做坏的时候,可以借此超脱它。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或者说一旦基因认识了基因自己,也就认识到“我”不过是幻觉或者基因而已(这里和佛教的观点差别是,世界倒未必是幻觉),那么基因的机器才算得到进一步的进化,这种进化,在这些机器也就是人类来说,有时也称作启蒙或自我启蒙吧(见康德《什么是启蒙》一贴)。

所以,作为基因机器,基因并不总是束缚我们(看起来又飘向弥米派的狗皮带理论了)。虽然我们是从简单动物进化而复杂的,人类的大脑大概因进化而分为好几层,其中底层的潜意识和本能于你而言时好时坏(其实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留下来的基因功能大部分于你而言是有益的,而只是未能因环境成长中善加利用或者早点成熟起来,相反很多人只是更世故或条件反射罢了。尤其是人类的大脑或心智成长很慢,甚至到成年了也未见成熟),但你仍然可以借助于“道”,也就是寻找or领悟or借助进化论赋予你的学习本能等等,但无法言说,因为道可道非常道,故需常有(练习髓鞘质)和常无(保持灵性)。而使自己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那么也就从天命而无惧,与造物主同游了。

胡思乱想,一笑置之:)

btw,希望什么时候写个过去一年的阅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