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体育.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体育. Show all posts

Friday, October 09, 2015

有关高强度间歇训练法HIIT或高强度训练法HIT

前段时间BBC的锻炼三部曲之“关于锻炼的真相” Horizon: The Truth About Exercise很火,

最近偶然翻到知乎《硬派健身》,其中提到高强度间歇训练法(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和传统的训练法(traditional endurance-based training)的对比和优势。

不确定这个是否是新潮流,有无科学依据,因此用google scholar搜索了一下HIIT的内容,得到:
https://scholar.google.com/scholar?q=High+Intensity+Interval+Training&btnG=&hl=en&lr=lang_zh-CN%7Clang_zh-TW%7Clang_en&as_sdt=0%2C5

看来近几年是有很多文献研究了这方面的内容,尽管最高引文只有几百次,还是有说服力的。

在WoS中搜索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关键词/topic,在document types里选择review然后refine,可以得到review文章,其中比较新且引文比较多的review文章是这篇:Physiological adaptations to low-volume,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in health and disease

用chrome的almetric跟踪了一下相关报道,其中有1篇TIME的报道,5篇Blog介绍,138次tweeters(Twitter次数),以及1篇wiki摘要引用来自wiki的HIIT介绍

然后想到BBC的这个纪录片和HIIT是不是一回事啊?在豆瓣上留了个疑问,不过今天早上还是来继续搜索了一下:

首先看了一下知乎上的讨论:BBC纪录片锻炼的真相里的理论是否可信呢


想到搜索纪录片里的单位和研究人员出处http://www.bbc.com/news/health-17177251,提到研究人员Jamie Timmons,google scholar继续搜索了一下:
https://scholar.google.com/scholar?q=Jamie+Timmons+High+intensity+interval+training&btnG=&hl=en&lr=lang_zh-CN%7Clang_zh-TW%7Clang_en&as_sdt=0%2C5
发现Jamie Timmons有不少关于HIIT的研究,和上面的内容是一致的。

google发现有文章介绍了BBC的纪录片和HIIT的相关内容:
http://articles.mercola.com/sites/articles/archive/2014/07/12/high-intensity-workouts.aspx

知乎其他讨论:
HIIT 有哪些缺点和局限性?
对比高强度间歇(HIIT)和传统有氧训练,哪个对心肺功能锻炼效果更好?
Quora更多讨论:https://www.quora.com/Interval-Training-and-HIIT-High-Intensity-Interval-Training

结论:
按照上面的初步搜索结果来看,BBC的训练法靠谱!对没有大块时间运动,尤其是上班和经常加班人士,HIIT是个不错的运动方法,投入时间少,效率高,时间选择灵活。另外,这种锻炼方法对Type II 糖尿病患者是个好消息。

Sunday, September 22, 2013

健身三年小记


不知不觉间坚持健身已经三年,写个小记做一番对健康常识和健身的回顾,希望也对他人有些参考价值。

起因
2009年在南京的的第一个冬天,由于住宿一楼朝阴,支气管炎发作严重。回顾自己历年几乎每5年有4年咳嗽的历史,而且每次1-2个月甚至更久,相当震惊。于是2010年决定希望能从此告别体弱多病的历史。

方法
由于缺乏医学常识,因此买了三卷本的《You:身体使用手册》来看,先从医学常识上给自己扫盲,逐条对照,排除不好的饮食健康习惯,建立对医学科普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之上,按照同一作者写的《You:身体锻炼手册》,坚持快走+健身+运动至今。

理由
从可证伪行的角度出发(参见《对伪心理学说不》一书),认为西医比中医靠谱。中医可能并非一无是处,但由于缺乏可证伪性,因此远离之。而健身的方法也五花八门,尤其是从健美教练的角度来看,这本医生写的《You:身体锻炼手册》可能只是健身而不是健美的书,其健身的强度和频率并不大,但这本书的缺点也正是优点,更适合那些不追求肌肉健美而只追求健康体魄的普通人,其提倡的方法在时间上和精力上更简单易行,也更循序渐进。比如它提倡四个阶段来进行锻炼,对于不常运动的人来说只要保持第一阶段的快走习惯即可。

内容
关于健身的详细评论,其实全部写在豆瓣的书评里去了。参见俺的豆瓣书评。由于本书有关健美的动作和肌肉解剖内容较少,因此俺顺便整理了一个豆列"health_健身运动参考"。

关于医学健康常识,俺对《You:身体使用手册》做过一个读书笔记"《You:身体使用手册》关于脂肪摘记",更多相关内容参见这个blog的分类标签之"健康"。另外,俺也整理了一个豆列"health_西医健康医疗参考"。

其实对于大多数不爱运动的人来说,只要能够做到以下三条即可:每天快走半小时+避免久坐+健康饮食习惯。有氧运动(如各种球类)或无氧运动(健身)倒是其次。



注意事项
《You:身体锻炼手册》明确说明,在健身之前,最好先坚持快走一个月,这样一是存储了足够的体力,二是可以重构肌肉的收缩性蛋白质。

快走可以分三次进行,这个在前面书评里已有。这里要强调的是健身分基础性肌肉和非基础性肌肉锻炼两个阶段。其中以基础性肌肉(不包括胸肌,肱二头肌之类的炫耀性肌肉)为重。

书中的分阶段进行,是按照一个月划分,且每进入下一个阶段,都要继续保持前一个阶段的习惯。

无论何种运动,都要注意做足热身,并在运动完之后进行拉伸,以方便肌肉快速恢复。

心得
1.以前虽然也喜欢运动,比如喜欢篮球、长跑、爬山等等,可是运动方法缺乏循序渐进;

2.以前运动完之后经常洗冷水浴,差不多有12年(从初中到研究生)的时间没洗过热水浴。后来发现真是害人不浅,尤其是运动完之后一定要洗热水浴,并注意冬天保暖;

3.曾经背痛,久坐1小时左右背部会很难受,在坚持快走+健身之后消失;支气管炎的问题也至今再无。

4.即使坚持了三年,仍然有时候并不是很想去健身房,但似乎也养成了习惯/惯性,好像吃饭睡觉一样,偶尔哪怕一次偷懒不去也会非常难受+后悔。按照自己的经验,通常在去之前虽然有千万个不愿意,在健身完之后,也会很庆幸自己来了。精神状态会随着运动焕然一新,无论是枯燥的健身还是其他球类运动;

5.有氧运动现在主要是以打羽毛球为主,外加一些长跑。打羽毛球的历史刚好比健身多了半年,试着也练习了一下左手,希望这样能让两边肌肉(尤其是腰部的爆发力)得到均匀锻炼。跑步空气好的话就在室外绕湖跑,否则就选择跑步机。

6.以前打过篮球,改打羽毛球后发现,羽毛球虽然不如篮球那样需要更有配合默契的快乐以及身体对抗竞技的快乐,但反过来也不容易受伤。打篮球和踢足球的人全身上下受伤的例子实在太多了,相比之下,打羽毛球受伤的主要可能性在腰和膝盖,而只要配合健身基本上应该没什么问题。另外,羽毛球的双打和单打各有各的乐趣。

7.跑步的乐趣在于,习惯之后,能找到像马一样跑的快乐,仿佛天生就应该跑。另外一年四季以及天气变化或每天不同时段,在绕湖跑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心领神会。

8.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拉伸的重要性。2011年俺曾经因为热身不足或缺乏热身而闪过腰达5次!每一次都到了蹲不下来的地步,虽然每次又都奇迹般地在1-2天后迅速恢复,俺还是去医院认真确认了轻微的腰椎突出,并自此在打球前尤其是冬天小心翼翼。而前几天在健身房遇到熟人聊了几句,于是简单做了热身开始健身,结果在引体向上时有不小心把右背部拉伤,还好恢复的也很快,尽管如此,以后仍要小心为妙了。(记得健身房有位大叔就认为在健身房最好保持安静,而不是聊天调侃,不过这也是在校难以避免的。大叔同时认为健是基础,美是追求。)

9.一个健康的身体,也能避免精神的不堪重负,不仅如此,如果能对照希腊人的精神世界,更能唤起我们对这个世界美好的认同(从基因机器的角度上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无论何种运动,这就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Friday, November 10, 2006

校运会之1500m

我在报名教青组1500m之后不久就知道遇到了一个对手,也许我还不能算是他的对手。

他的100m记录接近12s,他的1500m大概能到4分半,1000m能轻松跑3分以内(我最好的一次是大二的时候跑了 3分09秒,后来我安慰自己说那是大二,后来我肯定进步了)。

他已经得过很多次奖,从本科开始。

他本来不准备报名,因为已经不需要证明什么了,但是院里替他报了,他只好来参赛。

碰到这样一个对手是很恐怖的事情,尤其是实力相差太远的时候。

还好我认识他,虽然不在一个院,算是朋友的朋友。

于是赛前我对他说,我不一定跟得上你了,你一定要尽全力跑,让我一睹你的实力。

而实际上我已经目睹他参加4*100接力赛最后一棒时的实力,接棒没接好,一开始虽然领先,马上被人追上,但最后发力又跑到第一。

还好他说这次比赛还会有更强者,他不一定保证能夺冠,肯定前三,所以一定会尽力。

可惜有三件事情在今天非我所预料。

第一,他和我不在同一小组,总共2组,他在第一组,而我在第二组。

第二,我昨天跳高大腿扭伤了,临睡爬到床上都折腾很久,早上起来走路还一瘸一瘸,不敢肯定自己能跑。

第三,第二组和第一组的总体实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我去看他比赛,他在第一圈跑完之后开始领跑,随后一路领先,4分46秒第一,5分17秒第二名远远落后。不过我那时不知道成绩,只看到他第二圈后一骑绝尘,越行越远。

那个时候我已经确定我能跑,而之前我还在想就算不能跑走完4圈也是好的。

第二组马上开始,热身到微微疲倦是最好的状态,我做到了。

起跑线上右边的参赛朋友对我说,看你的样子能跑第一啊,做动作都做的这么专业,我只有笑笑。 没想到一起跑开始我就发现几秒钟之内我已经处于领跑位置了,心里一阵发慌。领跑的压力太大了!!! 失策!

荒谬的是随后这种差距竟然越拉越大,第二圈的时候,感觉好像整个操场只有我一个人在跑,分不清是领先还是掉队了,甚至一度我都忘了现在是第几圈了。

第三圈的时候才完全明白第二组和第一组实力相差太大了,不是我强,是我后面的人平时训练的太少了(看 来临时两周的简单训练的优势很大)!!!于是有点慢了下来,到还剩下最后一圈的时候,旁边中年组的李老师提醒我说快甩开步子加速啊!才回神过来-我要拿的是总成绩,晕乎,最后冲刺一圈,跑到终点。

这样,最后小组第一出线,总成绩第三,5分20秒(实际上一个很烂的成绩),和第二名差了3秒。

校运会随想

参加运动会的心态总是因人因时而异,以前本科一年级的时候临时披挂上阵1500米,没有任何重视和训练,就去参加,结果跑了差不多倒数第一名,在路上还有不认识的人喊着我的名字为我加油,让我一直惭愧到今天。

于是后来每逢运动会几乎都很少参加,读研的时候似乎连有没有运动会都印象不深了。只有一次篮球场被学校的拔河比赛占据之后,才想起这是校运会。

幸好由于大三开始和瓜经常打篮球并将这个习惯延续到现在,才保留了参加体育比赛的一点潜力,并且有点跃跃欲试的心动。

光阴苒苒到去年第一次来hfut碰到校运会的时候,因为错过了报名,于是第一次有意识的差肩而过。可惜那次除了在教学楼听听远处的广播和看开幕式,也没有多少印象了,有些事情,没有亲自参与,大概是不会有太多印象的。

学校第一次报名通知发下来的时候,据说学院里我可能是第一个报名的。也许通知的一贯“为集体争光”的观念已经使大家麻木已久,于是对集体荣辱的注意 力已经远胜于个体选择的自由或公民的义务,也许不参加仅仅是因为选择不参加,也许他已经缺乏运动很久,甚至也许,校运会的简陋与繁文缛节的对比让路人不屑 一顾,无论如何,我没再想更多,我只是想着,我选择“参加”,只为了体验运动和比赛,一群人一起站在起跑线上,不能顾虑太多。

参加hfut校运会记-跳高

11.9下午1500,男子教青组跳高比赛。比赛每人跳三次,三次不过淘汰。

我居然报名了跳高!瓜和我打篮球这么多大概也没想到。因为我的跳高经历大概是高二的时候体育课上跳了2-3次背跃式。

赛前试跳,1.40m,背跃式,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失败,第三次终于有点感觉。

比赛开始,1.30m,背跃轻松而过,1.35m,背跃轻松而过,1.40m第一次,背跃腰部没有发力,失败!第二次,脚没有带过去,失败。好紧张,还好跳的人还很多,我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仔细斟酌一下跑步轨迹,最后决定直接跨越,反正背跃式的感觉暂时是没法找回来,只有赌一赌了。

第三次,深吸一口气,冲过去,奋力一跳,倒地一刹那,掌声雷动,那一刻犹如绝望的一跃。

1.43m,第一次,信心十足的冲上去跨越,应该是跨越加背跃混合自创的一招-回头同事这么说,也许吧,全凭本能的过去了,竟然还绰绰有余。于是进了前六名决赛。

也许是有点骄傲外加保守了些(认为高度上去以后必须用背跃式了)1.46m三次,全部选择背跃式,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停歇时间竟然不到半分钟(人已经很少了),终于大腿扭伤到脚都抬不起来了,还是没过。背跃式,节奏还是很难把握。

于是在旁边看前两名的比赛:量步子,试跑,原来比赛到最后还可以这样。也算见识了什么是有备而来,什么是临乱不惊。虽然那位第一名第一次跳过,而第二名第三次也没有跨过,还是感觉不错。

回头对同事说,这回我可有大赛经验了。第六名,也算是得偿所愿。

Friday, February 17, 2006

不亦快哉

天气是少有的晴朗,万里无云,篮球场爆满,15:45到达球场,只能加入旁边等待的四拨人马中的一拨。

后来变成三拨,打了3个小时多,5球制,最后以一局10球制结束。

状态奇佳,与所配合的不认识的3个人合作4vs4,竟然神奇般地保持不败记录。

好久没有这么畅快淋漓了。回来冲个凉,不亦快哉!

Wednesday, October 26, 2005

电影《卡特教练》


这是一部类似《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难忘恩师》的影片,可惜我没看过。

今天偶然在10月24号的《经济观察报》的P60看到一篇《场上完成比赛,场下完成人生》的帖子。写得挺感人,可惜我没看过这部片子。摘抄一点如下:

- “你心中最大的恐惧是什么?”这是卡特最喜欢问队员的问题。可惜他们一直给不出答案。

- “最大的恐惧不是我们不够好,而是那超乎想象的能量。我们害怕自身光明而非黑暗的一面。畏缩的态度无法应付这个世界,隐藏自己内在的潜能,并不会让身边的人更有安全感。。。”

-体育的确是一条通向美好生活的捷径,可事实是每50万人中只有一个人会成为职业运动员。卡特不想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被职业体育的光彩所蒙蔽,他们放弃了其他的一切,飞蛾扑火般(这个词用的真好!)地冲向梦想,最后却成为概率中的大多数...

豆瓣上有一本书提到另外一个类似的案例,书名是《教育的55个细节:一位美国优秀教师的教学心得》,前几天我买了一本类似的书《优秀是教出来的 创造教育的55个细节》,我没注意到是两个相同的版本的不同翻译,买了后者,读了读其中一个例子感觉确实挺有一套。待续。

ps:还行,这厢又叫《放牛班的严冬》,与那厢《放牛班的春天》同题材。

Wednesday, June 01, 2005

纳什印象

太阳队今年在季后赛中先是4:0轻松拿下灰熊,然后4:2灭了小牛,可惜在遇到以防守著称的马刺中一开局打了个0:3落后,后来才艰难地搬回一局。如果说前面的0:3解释成马里昂的一蹶不振,后面搬回一局是否可以说要归功于小厮的逐步爆发,乔约翰的带伤上阵替纳什分担了得分的功能而专注于组织和助攻?

将一只徘徊在季后赛的烂队带入常规赛排名第一,助攻得分等技术统计直追历史上的后卫,常规赛MVP,所有这些其实都是抽象的成绩,只有今天,偶然在newsmth篮球版上看到一篇《名记评mvp》,让我心中有了一个Nash的具体形象。

《名记评mvp》说球星分三种:第一种是球迷觉得超级棒,但真跟他过招的球员觉得一般的;第二种是球迷觉得他一般,但真跟他过招的球员认为他超级棒的;第三种是球迷和跟他过招的球员都认为他超级棒的。

“2000 年香港的钻石杯赛上,中国队和加拿大队交锋。中国队三个后卫轮换满场追都追不上那个顶着鸟窝头的后卫。开场有一个球,姚明就在他前面,已经站定,伸开巨掌。纳什冲到罚球线,突然转身180度;一看身后没人接应,又转身180度,像现在所有人都熟悉的那样,一个脆生生的后仰跳投。”(最近看比赛发现纳什突然转身跳投的镜头太多了。)

“两星期后悉尼奥运村,每逢碰到加拿大比赛,中国男篮助理教练闵鹿蕾都会去看。” 文中引用说:“一个球员或者教练愿意自己花钱去看一个对手打球,纯粹把自己等同于一个球迷,就是对这个对手最大的认同。”(喜欢纳什的人很多)

后面举了一个苏群和《北京晨报》的王海鹏在NBA看球赛的一次经历:2001年大郅还在小牛,小牛重返季后赛,第一轮碰到爵士。杀得纳什嘴唇被撞破,鲜血直淌,还在跟斯托克顿拼命。最后生死战的时候王认为小牛没戏,没去现场看,苏去了。后来小牛赢了。王打电话问大郅纳什打完球后说了什么,大郅诙谐地回了一句:“你不舍得花钱吧,我就不告诉你。”

可惜我已经没有印象了,好像是02年,小牛和马刺拼杀还有些印象,因为每次gua说起那次,总会说挪威斯基越杀越勇,可惜后来受伤了,结果小牛一败涂地。

除了比赛,看纳什的言行第一次是在一个广东体育采访小牛的镜头,那时大郅刚来不久,几个广东球迷在达拉斯的球馆找纳什签名,记者问纳什对大郅的评价和对篮球的看法,纳什说了一些鼓励大致的话,然后说,有时候在打球中会觉得没有任何进步,有时候会长时间感到压抑,郁闷,没有进展,没有灵感,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垂头丧气,而应该疯狂地继续练下去,这样你总会跨出这个平台。那个时候纳什还没有现在这样的荣耀,不过那段话给我的印象一直很深。如果用两个词语形容纳什的话,很容易令人想到“执着和激情”。或者,用“疯狂”代替“执着和激情”。

后来看了一个马布里介绍NBA控卫的片子,里面出现的纳什看起来真是年轻稚嫩,如果你不知道NBA,他在你眼里绝对不过一个毛头小孩,头发也很短,没有现在披头散发的疯狂,反而增添了很多率真。

于是突然有种见证一个球星成长的轨迹的感觉。就好像Wade在面对活塞天网恢恢式的防守第一场打的很难看之后,迅速调整在后面的三场都打出了漂亮的数据,让人仿佛有种见证一颗巨星腾空而起的感觉。不管这种见证是短暂的还是长期的,这种感觉相当美妙。

# 回复: 纳什印象 删除

平时都打小球,我前几天也去打篮球了,发现自己真是老了,操场大多是的中学生。我和同事和他们一起打,发现真是打不过他们,现在的中学生个个人高马大,技术也不错。结果又把手指弄伤了。
2005-6-6 11:56 | hfc

# 回复: 纳什印象 删除

我倒一直在看NBA的比赛,基本是看得到就不放过。我觉得这个赛季有两支球队生猛,一是太阳,一是后半程的掘金,两者的毛病也很显著,太阳板凳太浅,害得 主力疲于奔命。掘金内线很豪华,但外线太容易被人防死。纳什和小斯是绝配,NBA的大个里也只有小斯能跟上纳什的速度,反过来,因为小斯凶猛,纳什的传切 也比小牛的时候犀利多了,往往一传就到篮下,对手反应都来不及。纳什的MVP成色是十足的。要我选,肯定也是投票给纳什,大鲨鱼今不如昔了,热队今年也生 猛,但大鲨鱼起的作用比他自己预想得要低。但纳什却不适合火箭,火箭太慢了,纳什用在火箭就象马其顿步兵方阵里配轻骑兵。

我觉得掘金的内线组合在NBA几乎可以算第一,马丁,坎比,内内,加上小花旦安东尼,这些家伙的体格是能够到WBA去打群架的。火箭缺的就是内内 这样的大前锋,有身胚去扛,手脚也利索,能偷能抢,必要的时候也真打架,比如跟水货状元奥烙沃坎狄那一场。姚明身边有这样一个恶煞,那每场犯规次数可减少 2次,至少不用很辛苦地挡拆了。

我比较喜欢马刺队。这个队没缺陷。要在看篮球上找乐趣,看马刺最好。
2005-6-13 3:13 | wuyiluode(xxbg)

# 回复: 纳什印象 删除

基诺比利表现太好了,第二场对活塞有一个连续转身好几次到篮下的动作真漂亮,可惜球没进。马刺就是稳啊,今天也是,第一节刚结束又领先了。
2005-6-15 1:55 | wenxin

# 回复: 纳什印象 删除

看太阳让很多人信服小厮比姚明好多了
2005-6-15 1:58 | wenxin

# 回复: 纳什印象 删除

唉,今天马刺失误太多
2005-6-15 3:51 | wenxin

# 回复: 纳什印象 删除

活塞还是强滴歪!活塞应该是我们工科生喜欢的球队。活生生的耗散结构啊!!!高度有序态,高度组织化,整个队伍比较有机,只要他们自己稳得住,马刺还是有得拼的。

不过冠军应该是马刺的,邓肯太稳,基本上限制不住,小J和小P的突破活塞好像不是很有招,看了三场,还没看出活塞有谁适合去防小J.一张网有上两 个洞,那基本上是要漏空了。如果活塞的进攻很犀利,L.华莱士、比卢普斯和哈米尔顿的命中率能到45%,那就胜负55开了。板凳双方差不多,活塞的麦克带 斯真不错,在效能上可以拼掉马刺的霍里。亨特跟巴里也能持平,阿罗约比尤德利似乎逊点。

哈密而顿被限制得太死,觉得活塞应该多用点挡拆,多给小哈制作跑动掩护投篮得机会,另外觉得普林斯在篮下对大本得策应要更积极一点,他在前三场过多的去单挑堵截基诺比例,效果并不好,不如略微缩小范围坚守篮下算了。
2005-6-16 4:15 | wuyiluode(xxbg)

# 回复: 纳什印象 删除

且看明天如何,hehe
2005-6-16 15:49 | wenxin

# 回复: 纳什印象 删除

昨天本的表现真不错,还有麦克戴斯,据说以前也是著名大前锋之一,没有伤病困扰的话,不逊于两个华莱士。不知道下次马刺有什么对策。
2005-6-18 3:08 | wenxin

# 回复: 纳什印象 删除

当年乔丹时代的时候,据说公牛想换入麦克代斯来着的。但是禅师自有想法,遂作罢。

老麦是很强的,本赛季有一场火箭对活塞的。大本好像是刚打架被停赛6场。老麦首发,结果老麦在小姚面前中投屡屡得手,这一场球打的,老范脑门更秃 了,小姚脸都打白了。说真的,小姚比小斯是要弱一点。小姚还缺点那种霸气,没小斯自信。季后赛对小牛有一场球,小姚手慢,和小麦挡拆失败,小麦气得在场边 按着小姚骂。我想要是小姚平时象小斯一样凶猛,即使挡拆失败,小麦也是不敢这样的吧。有一场太阳和火箭的比赛,小斯打火了,往火箭篮下猛冲,结果被小姚煽 了5个火锅,完全被打爆了。太阳惨输20分。好像纳什也没怎么敢说小厮吧。

当一哥怎么当的,我觉得就是应该象亨利这样,就是敢射,射失最多,机会浪费最多,也应该是脸无表情,合该老子投就老子投,没什么让不让的。

第四场,马刺不太象马刺,活塞倒象足了活塞,拉里.布朗用亨特作奇兵,倒是非常有效。哈密而顿比前3场打的更坚决了,虽然命中率还是没上去。但气 势打出来之后,手感也会回来的,第五场马刺看来还是会很累。也许会多用内斯特洛惟其几分钟?第二第三场,没翰墨的打的不太好,占用内线机会太多,小内比较 老实,他是邓肯的周仓,波波可能会打一个明确的战术,就是坚决以邓肯为中心,不去变阵了。一杆子捅到底有时也是很好的。
2005-6-19 12:45 | wuyiluode(xxbg)

# 回复: 纳什印象 删除

小麦气得在场边按着小姚骂那一场我也看了,姚确实就是缺少霸气,这一点以前有个火箭球迷的帖子写的挺好的,里面有一句:give me the xxxx ball.印象深刻.
上一场感觉马刺的挡拆也做的不够好,球常常没有传给遛底线的邓肯,不知道是假挡拆还是什么。怀念以前国王的挡拆。
2005-6-19 21:35 | wenxin

# 回复: 纳什印象 删除

我滴妈呀,今天活塞就是被霍里一个人掐死滴
2005-6-20 5:04 | wuyiluode(xxbg)

# 回复: 纳什印象 删除

是啊,英雄霍利!
2005-6-20 5:31 | wenxin

# 回复: 纳什印象 删除

邓肯今天后面的罚球太烂了,还好罚了一个进,拖入加时。霍利的那个扣篮,感觉到了极限了。没想到霍利后面还有表现,如有神助。今天parker的失误太多,billups表现很抢眼,但关键的2次突破上篮没进。我到现在还不敢相信霍利的表现如此神奇!
2005-6-20 5:33 | wenxin

# 回复: 纳什印象 删除

活塞又赢了。真滴不能小觑一颗冠军的心呐,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邓肯这两场怎么和回事?有些手发抖,不像石佛咯
2005-6-23 11:04 | wuyiluode(xxbg)

# 回复: 纳什印象 删除

结束,邓肯如愿以偿,今年下半年偶们没球看了
2005-6-24 11:09 | wuyiluode(xxbg)

# 回复: 纳什印象 删除

是啊,空虚了许多。
2005-6-24 22:16 | we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