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教育.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教育. Show all posts

Tuesday, June 29, 2010

和谐校园

发信人: aaronnoone (aaron), 信区: FaceToFace
标 题: 一封医学生写过我们敬爱的易红校长的信
发信站: 虎踞龙蟠SBBS (Tue Apr 21 12:29:19 2009), 站内

尊敬的易红校长:
您好。

刚刚看到了“夜晚生病事件已经解决,赞学校!“这一则帖子,我觉得简直是难以置信。同时也很感动也很羡慕九龙湖的那名同学,能有易校长您有难么亲近的交流。大学真的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而您就像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大家长,用您全部的精力和热情呵护我们的成长

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作为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的一名学生,看到这个帖子,我的感受有些复杂,有点心酸。原本以为自己足够明智选取了一所综合性院校,能够体会到各个专业的独特魅力,然而只有一年的时间,实在太匆忙了。自从大2搬离出主校区后,到这个只有医学院系的校区后,总是难免有些失落。在这个人数较小的校区生活了2年的时间后,渐渐的失去了归属于东南大学的感觉……

如果把三个校区比作是您的孩子,尽管这三个孩子出息不同,我相信您都不会冷落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就像是总统的母亲不会因为自己另一个孩子是种土豆的而对两个孩子区别对待。

然而现实是,我们校区的讲座也好,校领导的关注度也好,学校学生活动也好,我觉得我们校区都有点被遗忘了对此,我们渐渐的理解了,毕竟我们校区只有很少的院系,学校的工作重心理应放在主校区,但我也从没有奢望过收到同等的待遇。然而对于一个人数仍然有几千的校区,我们依旧渴望融入到东南大学这一大家庭中,成为东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期待着被其他校区的学生,领导关注着……

我想说丁家桥校区的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都强烈的渴望有机会,哪怕只是一次,能够在丁家桥校区见到您的身影,聆听您的教诲,近距离的与您接触和交流。然而等了2年多的时间,我们没有等到这样的机会,对于即将毕业的我们,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最后许下一个梦,梦见4月29号 晚上7:00,在丁家桥校区的科技会堂的晚会的节目现场里,从百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的您,第一次的和我们(丁家桥校区的学生们),您的孩子们,坐在同一个会场了!在一起!一起欢笑!一起歌唱!那时的您,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一校之长了,而是就像是我们挚爱的亲人,要好的朋友,就像是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

祝愿我们热爱的易红校长的笑容永远像图片中的那样灿烂幸福!祝福东大的明天更加美好!



--

※ 来源:·虎踞龙蟠SBBS http://bbs.seu.edu.cn·[FROM: 172.29.6.*]

Sunday, March 21, 2010

薛涌《中国大学将面临空校危机》的启示

薛涌:中国大学将面临空校危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f00ef40100hkul.html

寒假前读到这篇文章,感觉很有道理,薛涌的论据是:
独生子女现在大部分在读小学,5-6年后开始上大学,大学以前扩招太厉害,新区建设很多,5-6年以后就将面临空校危机的问题。

数据:四川省统计局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四川普通小学在校学生人数创下了30年以来的最低,达到617.0万人,较最高的1980年的1144.2万人减少了527.2万人,下降46.1%。虽然全国的数字还不清楚,但四川毕竟是全国三个人口大省之一,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以上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f00ef40100hkul.html

寒假俺拜访高中班主任,班主任说俺们老家县09年招的高中新生,比08年少了一半。

另一方面,像俺们这样一个县的普通高中,去杭师院招青年教师,名额5个,而应聘者达到100。而高中的教师待遇,随着招生招生数目的减少,正越来越差,学校经常出现老师想上课而轮不到的局面,相信5-6年后,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就会立刻向大学蔓延。

实际上,现在高校的年青教师待遇,也早已惨不忍睹。高校几年前惟一的优势----分房,早已连博士都没有太多机会了。

不过我认为高校也不是没有机会,大部分的高校在近10年都搞了新区,随着空校危机的到来,高校可以卖地赚钱(在大部分高校都是银行贷款欠债的前提下,不知道卖地有没有可能),另外,高校也可以在新区建教师宿舍,以便宜的价格卖给教师(我不认为这种制度下高校会这么好心白送,尤其是危机到来的前提下,更有可能的是,被行政的,后勤的,图书馆的瓜分)。

[转载]来九龙湖大学一年有感(我本来立志做一个有志青年的...)

说明:下面这个帖子在该校bbs早已被删除,考虑到各大高校bbs的实名制问题,把作者的id隐去了。

------------------------------------------------------------------------------------
发信人: xxxxx (xx), 信区: Administration
标 题: 来九龙湖大学一年有感(我本来立志做一个有志青年的...)
发信站: 虎踞龙蟠SBBS (Mon Jun 29 23:24:06 2009), 站内

2008年的6月,有生以来第一次到九龙湖来找工作,有点开心,还有少许的激动,看到这
么大的校园,环境还有点那么那么的好,尽管校园的树都苗条苗条的、奄奄一息。在来
到JLH之前,有很多的选择

,但是听无数的同学、朋友宣扬南京的好,我也动心了。不太了解东南大学,在baidu上
看到说东南大学教师待遇很低,我觉得也是南京排的上的学校,在怎么说也是985重点大
学,对俺们青年教师低也

不会低到哪里去吧!经过一番的较量,2008年的中秋节,满怀欣喜的从上海搬家到了九龙
湖大学来工作。我觉得我会喜欢这个城市,会喜欢这个学校!

到今天为止,来九龙湖大学工作也两个学期了,还没有满365天,经过两学期的熏陶,尽
管有开心的事,但是还是还没有培养起我对九龙湖大学的感情。东南大学对俺们青年教
师的待遇可不是一般的差,

我甚至打起了退堂鼓。有人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按比例来说,青年教师也应该是大
学的花朵吧。可是学校对俺们的态度真的令人伤心:

(1)无住所。拿着报到单到处去盖章,就像同学们第一天来东南大学报到的时候的那种
单子,跑了好多个部门之后到国资办办理住宿,问我:你住四牌楼还是九龙湖,我问:
哪个条件好一点?答曰:九

龙湖好,四牌楼比较差。我想了想,反正要在九龙湖大学上班,那就九龙湖吧。那位老
师就给我开了一个单子,让我到九龙湖后勤管理处找房子住。

来到了九龙湖,千辛万苦找到了后勤管理处。

我:老师,这边什么条件?

老师:两个人一间房,一套房子7个人。

我:这怎么住啊?我们都是成年人了,大家都有自己的空间,这不好吧?

老师:就是这样规定的。

我:学校待遇太差了!

老师:(怀疑的看着我,意思是你们不是很有钱吗?)嫌差你可以自己去买房子啊。

我:买不起,哪有钱买!

老师:学校不是给你们住房补贴的吗?

我:那住房补贴。。。我知道,15w。。。,10年期限,按月发,你算算每个月给我多少
钱?能不能买得起一个马桶?

老师:。。。你到底住不住?

我:住,不住我住哪里? 外面有租房子的吗?

说实话,看到东南大学给我们的住宿,我当时就想背起背包离开南京了。

(2)收入低。不管怎么折腾,还是在九龙湖大学的橘园宿舍住下来了。大家都说,教师
有钱。可是我没有看到,读了20年的书,博士毕业了,满怀希望的走上了工作岗位,也
能孝敬孝敬老爹老妈了吧?

不尽然,第一个月下来,拿到了在东南大学的第一份工资,多少呢?真的是农民工的待
遇,税后约等于2700,能干啥呢?算算吧,每个月的支出:电话费100+食堂吃饭300+网
络费40(办公室还得买两个

bras帐户)+衣300(不好算,现在衣服鞋子啥都贵的要死,就算每个月300块吧)+食30
0(出去和同学朋友,含女朋友,吃个饭的,挺贵,平均每个月也有300吧)+行100(如
果不小心打个的回来就超支

了)+娱乐100(比如去看个电影,买个DVD,逛街的时候买点啥吃的)+超市200(我们都
知道,我们每天都要去苏果,苏果的东西可不是一般的便宜)+旅游费200(虽然我很宅
,但是不能不出门,会坏掉

的,不走远或者找便宜机票,平均一下,每个月得有200吧),总数大概多少呢?说得上
名目的好像差不多有1700了,每个月还能省下个1000块,其实没有这么多的,为啥呢?
比如你买个鼠标、内存、

MP3、手机啥的了,所以每个月经收入大概是900吧。一年有10000块的纯收入,过年了,
要回家孝敬老爹老妈了,给了8000块,我身上还有2000块过过年、发发压岁钱。。。。


这是我来东南大学工作一年后大致的账本。。。不信,我可以给你工资单,还有我每个
月每一天的消费记录!有人说,不是有科研经费的吗?经费。。。我是刚来的,几十年
没见到过!

(3)压力大。来到学校签协议,好简单哦,就两张纸,签名盖章。到了院里报到,没几
天,领导同志说来签个补充协议:学校协议签5年,咱们的协议是三年,三年内没有写出
多少片SCi,没有拿到NSFC

项目,不续签合同。领导问我:你看一下,有没有意见?我抬头看看领导:我的意见有
用吗?还不是霸王条框,你们说了算,你们只是想让我们多干活,你们有付出吗?看都
没看,签了不平等条约。想

写论文,做研究,可是却给我上课,一门不行,要两门课,上完了课还得带本科生,你
新来的,多给你几个带带。平常有个什么鸡毛蒜皮的事,你也帮忙做做吧。。。

(4)要被赶走了。今天过完春节,一青年教师讲,听说我们这宿舍不给住了,要给留学
生住。一直很郁闷,到了科学发展观,一校长来座谈,十分钟之后大家的话题就是老师
的待遇问题,学习科学发展

观之后的结论就是:东南大学的老师待遇太差,不如一些民办、二流的学校。我给校长
提了个议题:听说不给我们青年教师住了。校长找了个后勤处的处长来回答问题:是的
,也不是给留学生,咱们自

己的学生还没有地方住,你们的未来住所学校在想办法,和南门口的那片房子在谈,不
过情况不太乐观。确认了,要搬走了,只是住所未定。

(5)真的要搬走。今天从办公室回到宿舍,在宿舍门口看到了两张白纸:(1)通知7月
15号前退宿;(2)要结清水电费。符合安排住宿条件的青年教师会安排到四牌楼文昌1
7-18舍。都放假了几天了,

一直没有听到消息,还以为学校宽容了我们,让我们一直住下去,麽想到两张白纸粉碎
了我的希望!

我的感受:学校把我们青年教师从九龙湖赶走势不合适的。我们在九龙湖住了一年了,
有的有两三年了,对这里有了感情了,虽然生活不方便,但是我们都是有志青年,希望
能够多点时间花在学术研究

声,多整点论文出来。宿舍没空间,我们可以去办公室,毕竟方便。由于九龙湖大学离
市区太遥远,有的老师也许一周就来两个小时,有的老师也许一个学期就来两个小时。
像我们这些有志青年,学校

还不努力的培养一下?真是想不通!我们不想搬到spl去,一是听说那边住宿条件比俺现
在住的研究生宿舍还要差,二是真不想把时间天天浪费在路上或者跟本不来办公室。发
发牢骚吧,到最后我还是要

搬走。但是也许我也会堕落下去,不作学问,每周来个一两趟,我要天天逛街,我要混
混日子。。。

可是我是个有志青年啊......

------------------------------------------------------------------------------------
[其它参考链接]
辽宁某大学教师晒工资
【晒工资】武汉某二级学院教师收入
70年代生,大学女教师晒月工资
晒晒广西大学教师工资
『教师』 [教师养生]来南京财经大学一个月,晒晒工资单(很伤心)
郑州大学教师月工资单

更多google

Monday, January 18, 2010

所在学校部分同学银行卡再次被扣年费

2009年被扣的记录在此

2010年又开始被扣了,被扣日期,1月2号。

09年被扣后的反馈消息如下:
====================================================
发信人: card (gj), 信区: CardCenter
标 题: Re: 关于学生借记卡年费问题与银行的协商意见
发信站: xxxx BBS (Wed Nov 25 09:22:09 2009), 站内

银行无法在所有客户中找到xx大学的同学,并且是和银行签约的因换卡等原因而被扣年费的同学银行卡,所以才麻烦同学被扣年费的而且是和银行签约的那张中国银行卡来登记,由银行查询核实后退年费。
一般情况学校所发的银行卡是不会被扣年费的!

【 在 wods (六神合體飛天少年)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这个被扣年费的名单,银行就不能先给学校,然后学校再按在读学生名单,核对下吗?
: 两张表格合并一下就出来的东西。网上查钱只能查半年的,而且开通网络银行还需要到银行去。

--

※ 来源:·xxxxBBS http://bbs.xxx.edu.cn·[FROM: x.x.x.*]
====================================================
查了一下中国银行的在线系统,个人账户明细只能查最近3个月的记录。

Monday, November 02, 2009

学校和中国银行的龟腚

所在学校发补贴或交学费都用中国银行,据说往年他们都会贴如下通知,今年也不例外

经过和银行交涉,所有扣年费的学生,可持收费科出示的在读证明(附件,可下载,需到收费科盖章)和相关证件去银行退还10元年费,截止日期:2009-11-30.同学们看到可相互转告~

解读
1.学生的银行卡本来是不收年费的;
2.现在不小心扣了你们的了,所以通知退还;
3.只要持收费科出示的在读证明;
4.还要表格填写哦;
5.还要盖章哦;
6.还要相关证件哦;
7.还要去银行哦;
8.还有截止日期哦。
真是用心良苦啊!

Sunday, September 13, 2009

关于教育的链接

# 谁是谁非: 两岸中国历史教科书比较http://bit.ly/1W4TbH

# 我国应有学校供餐法http://bit.ly/515pE

# 高标准的日本学校午餐 http://bit.ly/dq7IV

# 误读《卖火柴的小女孩》?http://bit.ly/5jkNh

# 小学生学习性知识漫画http://bit.ly/OdHKl

# 当美国的孩子们在星球大战类的科幻片中长大时,我们的孩子们是在笑傲江湖类的武侠片中成长http://news.southcn.com/china/gdspcn/spmeiri/200308210607.htm

# 在芬兰,极少有中学生晚上做家庭作业超过半个小时,没有清一色的校服,没有招贤纳士的社团,没有衣着光鲜的学生代表,也没有烦人的迟到铃,更没有天才特训班。他们有的是小规模的标准 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4356/5171

# 学者和天才——中外教育成长电影3 http://www.douban.com/doulist/15214/

# 学位的重要性仅仅在于大型组织行政管理上的需要;学历很容易量化,而能力不容易量化;越是大型化的组织,越不容易判断一个人的能力。组织越小,学位越不重要。http://bit.ly/eNZ9f

# 中国没有大学 http://bit.ly/Mx3L8

# 中美港教师守则的差异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unicornblog/15557.html

# 中美小学生守则对比http://bit.ly/OIsUz

# 看教育是如何具体残害小学生的 http://bit.ly/3T9hDW

# 再见!孩子们http://www.douban.com/doulist/58112/

# 教育绝境 http://bit.ly/MwDkQ

# 教科书:删得掉的文字 删不掉的“秘密”http://bit.ly/2zMugE

# 家长是如何毁掉自己的孩子的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26822/

# http://family.mblogger.cn/berlinf/posts/149244.aspx 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培养不是主要的,发现是主要的。

把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加入了黑名单

堂弟今年考专科,他比专科线多50分左右。因为我在南京,就让他第一志愿填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志愿填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结果南京工业没上,第二志愿他竟然把他填成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结果今天开学报到我陪他去,这个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郊区的郊区,坐90路到底。学校200亩,学费4k多,另外住宿费1500,原以为住宿条件应该还可以了。结果发现是8个人一间,一个卫生间没有热水器,只有一个水龙头洗脸。宿舍没有桌子。

陪我们去报到流程的大二志愿者,在领被子的时候说,这个专业去年找了40多人,今年招了两个班,每个班60个。

当时找专科学校的时候,在网上查看,把一个叫做南京工业技术学校(不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列入了黑名单,因为google到竟然连大专文凭都不能发还把别人骗来了http://bit.ly/g3s8x

现在,我建议把“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列入黑名单。其实,在网上看看,也知道,这个学校在介绍自己的时候,照片根本拍不出什么东西来。我为堂弟惋惜再三,但还是劝他过去的事情算了,先读半年,不行就退学重考。开学报到班主任就问有没有把团员关系转过来,接下来又马上军训,bull shit!

由于网络问题,blogger无法上传图片,我用google docs做了个ppt,把图片都放在上面了。最后一张ppt附上了视频地址。详见
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edit?id=0AeConjVqk32NYWh0d3FwZ2RtNGM0XzIxOTlmNmc1Z3dkNw&hl=en

网上评价1:基本上大多数老师教学水平一般,原因是老师的年龄集中在25-30岁之间,这些老师本科刚刚毕业,没有水平这个概念。40岁以上的专职教师我没有见过。http://bit.ly/MNQLe

网上评价2:学校对外说是大专,其实还招收双高班和五年制技校生,情况相当复杂,除了大专生,其他学生素质很低,这一情况从每年学校组织的篮球赛当中就能看出来。到头。虽然地势说的过去,但中央门治安极差。学校小,所以硬件也好不到哪去,8个人住一个宿舍,而且大三的要搬出去,要不大一的没地方住。因为学校情况复杂,所以管理采用高中那样。还有学校食堂我不得不提...朋友,如果是高考发挥失误,去复读吧,再烂的本三那也是本科!再好的专科也仅仅只是专科!http://bit.ly/2xhrT0

网上评价3:网评3:朋友,不管你考多少分,劝你不要报这个学校,因为我就是这里毕业的,我深有体会,里面根本算不上是大学,硬件特差,更别说教育了,学校特小,学生打架经常有,上课来不来无所谓,学校里还有中专的,乱的很,没有一点学校的氛围,总的来说三个字“脏,乱,差”劝你三思后行!!!http://bit.ly/ZluEC

----------------------------2009.10月补充更新---------------------------:
国庆放假期间堂弟军训结束来我这里,问了一下情况,纠正和补充一下上面的问题:
1.他所在专业去年不是1个班40多,而是2个班40多,这是我后来从网上查到的数据。所以相比之下,今年招2个班,每个班60,扩招还不算太厉害。

2.这个学校没有图书馆,校长在军训前致词说准备建,所以应该是还没有。另外我堂弟在学校里也没找到。

3.宿舍大一8个人一间,据说大二可以申请到4人间,也就是官方网页的图片显示。并且宿舍费会退部分给学生。我想在这么偏僻的郊区,哪怕4人间的1500的宿舍费也太贵了,而现在8人间的费用,会退多少,拭目以待。
---------------------------------2009.12.26补充---------------------------------:
今天,堂弟跟我说,他们8人间的宿舍,每个人退了400,也就是说宿舍费每个人一年交了1100,8个人的宿舍,相当于一年8800的寝室,没有热水器。而我在市区的学校公寓宿舍,一年1200,3人一间,有热水器。

----------------------------2010.07月补充更新---------------------------:
堂弟跟我说,学校图书馆今年建不了了,虽然去年9月份军训的时候说建,年初班主任也说会有,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有关图书馆的声音了。

Friday, June 19, 2009

[转载]展江:告老还师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教授

[以下内容转载自http://puzhiqiang8.blog.sohu.com/118904883.html,本帖为本计算机上火星人入侵识别程序自动发出!


因近日屡有火星人入侵M国通信卫星,然后再通过N重代理入侵本人计算机后,继而使用本计算机乱发帖子。为了撇清关系,本人暗中安装了火星人入侵识别程序,在每个火星人发的帖子后附加此声明。

若要追查,请与火星人联系。请不要跨省追捕本人。追捕请与原作者联系。]

学院管理层:

本人以半百老人的身份,向学院提出辞去已担任8年的新闻与传播系系主任职务,告老还师、即回到专任教师行列中来的迫切要求。

一、理由:

1、本人是新闻系第一个专任教师,从1996年创办时任教至今,早已身心疲惫,没有功劳,只有苦劳和疲劳。

2、本人年过半百,进入老人队伍,在一个青年类的高校显得老化,不符合“干部四化”中的“革命化”和“年轻化”要求,尤其不能适应“联席”要求。

3、本人自感不符合“干部四化”中的“知识化”和“专业化”要求,知识日益陈旧,跟不上形势,也与“专业化”要求渐行渐远。

4、本人担任系主任已满八年,在全校系主任中年龄最大、任职时间最久,自觉不宜再做此繁重工作。

5、本人教学工作量不低,此外虽为残疾军人,但坚持并要求本系所有教师给本科生站立上课,导致自己身体状况不佳。

6、本人从2001年任系主任之初就申报并获聘任的教学岗,转为专任教师顺理成章,不至于就此给学校增加麻烦。

7、本人已做完本学年的所有行政和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授课任务,有利于顺利移交。

二、致谢:

1、向我入校以来比我年长的两届学院主管褚平先生和陆士桢教授致谢。

2、向我入校以来与我在新闻系共事、比我年长的王丽娟、刘小力、李庚、戚鸣老师致谢。

3、向本系其他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宽容表示感谢。

4、向其他教学单位的老师、尤其是为本系授课和已退休的老师表示感谢。

5、向帮助过我和提供服务的行政部门和后勤部门诸位女士先生表示感谢。

三、遗憾:

1、我对两年来教师职称不能当年评定感到遗憾。

2、我对两年来教师岗位不能按期聘任、考核结果不予公布感到遗憾。

3、我对教师岗位考核合格、超额完成工作量者有关报酬至今不能发放到人感到遗憾。

4、我对风闻教师岗位考核不合格将不按照制度扣减报酬,以及由此给学校和大部分教师的潜在负面冲击感到遗憾。

5、我对学院管理层不执行上学期末对教代会、职代会的承诺,也就是在本学期之初就开始教师岗位聘任、然后匆匆启动、留下诸多后遗症(包括导致本系刘继业副教授等人未能申报)感到遗憾。

6、我对前国务院新闻办三局领导、新闻系特聘教授任一农先生四年来不遗余力地推进本系和本校与国外高校、尤其是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的全面合作劳而无功、倍觉心寒感到遗憾。

7、我对两年前陆士桢教授以花甲之年从党委书记和常务副院长职位上退下来时没有受到惯常礼遇、连个送别仪式也没有感到遗憾。

8、我对为我校带来很大声誉、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之一的本系周泽副教授没有分到住房感到遗憾。主要是因为如此,周泽老师很可能就要离职离校,尽管我们一再挽留长达一年多。

9、我对本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影视传播方向)2008年引进国家二级导演刘烈雄博士(后)被否决、乃至该专业方向至今没有学科带头人感到遗憾。

10、我对我本人主持召开的近两届“新世纪舆论监督研讨会”举办之后先得到分管院长肯定、后被官阶更高者否定感到遗憾。

四、要求:

1、把本人的因私护照给我,还它以“人身自由”。

2、新闻与传播系显然与学校宣传部门和“新闻中心”的诉求不同,要求该

中心改名为“宣传中心”,以免他人将校宣传部辖下的一级建制误以为是与新闻系有关的机构。

3、本人身为残疾军人,为学校的减免税做了贡献,本人腰部骨骼问题比较严重,尽管医生一再建议,但是从来没有做过CT和核磁共振检查,希望能够免费接受检查和相应治疗。

4、本人谢绝以官事名义和佯称私人谈话、实为官事的“沟通”、“交流”和“仪式”。

务请在本周五(6月19日)前批准辞呈和归还护照。

新闻与传播系 展江

2009年6月15日

Tuesday, June 09, 2009

为什么阴谋论这么有市场?

为什么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么弱或者这么晚熟。想了想,多年教育下有两种方式阻碍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是阴谋论,一个是道德论。

如果之前你栽了跟头,那么阴谋论可以为自己开脱:原来是有预谋的,难怪我无知被骗,情有可原。或者你将信将疑,读到阴谋论,不禁感慨:差点我就被骗了----殊不知真正被骗才刚刚开始。总之,阴谋论是仇恨教育最好使的方法,因为最容易使人产生仇恨的,就是智力上的可能或已经被侮辱,而阴谋论显然满足了这一点。翻开历史教科书,哪个帝国主义不是对俺们虎视眈眈最终被俺们发现?复仇之心是最容易煽动且最让人产生快感的,这恐怕也是《基督山伯爵》成为经典的一个主要原因,更何况国恨家仇使人有了正义的依据。

继而如果别人栽了跟头,阴谋论就可以使我站在高度做出我知他不知的同情般解释:这些无知的人,被XX反X势力利用了都不知道。XXXXX亡我之心不死。

关键时刻再来一句话“别傻了,你以为外国人会.......多读读历史,政治...吧!”

于是,在不惮以最正义的理由和最坏的恶意考查别人之后,由于在过渡到这种立场之后能够经常感到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傻的情况下,外加人类本身的思考惰性,不知不觉地成为固定模式。

所以你要是跟他讲道理,跟他作类比分析,他总会说,没这么简单的...这两者没有可比性...这事情有方方面面...至于怎么没有可比性,方方面面在哪里,他就不管了,因为本来就没那么简单。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站在貌似道德的立场进行宣誓、批判或赞美。

一句你怎么可以不爱国,不爱你的....?????早年有时候更多的确确实实是发自内心的自问和无地自容,转而再出口给别人。

所以,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的军训,都要不停操练喊口号和反复操练唱红歌。直到喊到理所当然成为无意识的一部分,唱到多年以后还能随口哼几声为止。不如此,何以形成道德优越感?

所以你要是跟他讲道理,讲到我们丑陋的一面,他总会说,你怎么可以老说别人好,说我们不好呢? 我们虽然...但是一直在进步啊...而且,我们不能总在抱怨丑陋的一面,不看美好的一面...没有搬出“人应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完了再批评教育算是客气了。

Thursday, March 19, 2009

Steven Weinberg's four golden lessons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26/n6965/full/426389a.html

1.No one knows everything, and you don't have to.
2.While you are swimming and not sinking you should aim for rough water.
3.Forgive yourself for wasting time.
4.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science, or at a minimum the history of your own branch of science.

关于最后一个理由,温伯格说:now and then scientists are hampered by believing one of the over-simplified models of science that have been proposed by philosophers from Francis Bacon to Thomas Kuhn and Karl Popper. The best antidote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s a knowledge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Sunday, February 15, 2009

[转载]一个父亲的信 by 秋蚂蚱

转自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4123a8f36fdb96ab

一个父亲的信 / 秋蚂蚱


儿子:
以色列的帐篷外,时不时有哈马斯往里撒尿,撒完就跑,几年了,谁受得了。再不收拾这群王八蛋,总有一天,他们一旦闯进帐篷,一定会拿着以色列的面盆当夜壶的。明智的方法是骟了这伙人。以色列人正在做。干的漂亮些。

有人说这是一场战争。扯淡!以色列是在教训这帮混蛋。哈马斯不是军人。他们是一帮无赖,是邪恶之徒。倒是你我之间真的是战争进行时。

写信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希翼它消弭“冷战”。我很怀疑这是否是一种好的沟通方式。我读过的最让人唏嘘不已的信还是一个儿子写给父亲的。这封由卡夫卡写给父亲的最著名的信,还是一封死信——卡夫卡的母亲担心她的丈夫读罢会受不了而将信私自扣下来。我想卡夫卡了解她的儿子和她的丈夫一样深。卡夫卡致父亲的信反应了一个时代转型期两代人之间精神上、思想上的隔阂之深。

我俩又何尝不是。你十三岁时,我便开始了这种形式。我在万里之外从每天仅有的六个小时的睡眠中克扣了两小时,一笔一划,写你能读懂的字,一字一句,用你能理解的话。可当我回来后看到我写的一叠信的形状,我明白了。你的怠慢,使我的心很是受伤。是啊,在一个十三岁的孩子那里找自尊,听起来荒谬之极。现在想来,大约是我太在意“父亲”的角色了。

我没有做过一个父亲的“儿子”。我的一生跟“父亲”、“爸爸”这两个称谓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纠葛。我拒绝叫“爸爸”——无论他是亲生的还是法律上的。小时候,听到别的孩子脆脆地喊“爸爸”时,我都会有一种愤愤之情。我按不住自己的反应,曾不止一次地在背人处抽自己耳光,一边抽,一边流着泪——在我的那个年代,母亲离婚以及再嫁是一件极其羞耻的事。我脑袋上的至少两个洞就是因为“你的爸爸是后爸”这句话而被凿开的——我听到后的反应通常跟疯狗一样,在最敏感的年龄——十三岁。你瞧,我也有过十三岁。

因为我生活中“父亲”的缺席,如何当“父亲”便成了一种“历险和探索”。而我和你母亲的早早的分道扬镳又平添给我如何做一个父亲许多难度。学习做“父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跟你掌握多少知识不是正相关的。卢梭的大名鼎鼎有赖于他的儿童教育理论,他一共生有五个孩子,但他的自私(“当房间里充满了家庭的烦恼和孩子的吵闹时,我的心灵如何能得到我的工作所必须的宁静呢?”——卢梭语)和他的残忍(他把五个孩子先后都送到了育婴堂,他甚至从未记住过他们的名字和出生日期,他对他们的命运没有表现出如何兴趣)可以说是令人发指的震惊。而目不识丁的父亲用慈爱铸就的伟人也比比皆是。

处在单亲家庭的你一定是有着一些特殊的烦恼。烦恼集多了,就会兑换成怨恨。一个被怨恨浸湿的心灵是无论如何不会有平和的。我的成长期就是这样度过的。

是啊,这就是生活。人类只是上帝与撒旦之间的玩物而已。所谓幸福与苦难是和人类相伴相随的。谁也无法摆脱。所以学会接受苦难是一个人的成熟标志。我的大半辈子都是在找寻我心的碎片然后去复原它,像孩子在拼一堆从垃圾中找出的七巧板一样——不是缺方块就是少三角。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想通了一个道理:我们不能利用我们的苦难来对付别人,尤其是当你感到不公时。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给“苦难”这个湿棉被再撕几个豁口。

苦难就是苦难。它不赋予特权。承受者如何利用苦难是一种人生大智慧。如果你把它复制到别人身上,或是以它来物色绑票,你就是一种堕落,一种背叛。

我和你的奶奶就是这样用苦难去对付了对方彼此好多年——两把钝刀子相互把对方割得血肉模糊。蠢极了。

岔了话题。继续说如何当父亲。

赫尔曼•卡夫卡的严厉和粗暴(比如使小卡夫卡感到恐惧的威胁语“我要把你像条鱼一样撕碎”等)“造就”了伟大的弗兰茨 •卡夫卡。通过文字,我们知道卡夫卡的生活有多糟糕。他的英年早逝和他的家庭——准确地说是他父亲——有脱不掉的干系。病态的严厉教育下的产物是病态的人格。我宁愿我的儿子是一个健康而有些任性的贩夫走卒,也不愿他是一个孱弱、敏感、谨小慎微的卡夫卡,尽管我愿一辈子向卡夫卡脱帽敬礼。

一个宽厚的父亲如何?我有一个朋友恰巧是。他学富五车不得意,他的老婆是“财”高八斗河东狮。宅心仁厚的他便自然是家庭妇男了。雌狮的奚落他一笑了之,幼师的责骂他也照单全收。有一次他心疼儿子而推迟唤醒他起床学习,结果他的“天才”儿子把一盆凉水浇在他书房的单人床上。他向我叙述的主题是他的儿子如何刻苦学习,“浇水事件”是对“刻苦”的诠释。可我听到后的反应是好像这盆水是浇在我的身上。
无原则的宽厚、溺爱极有可能是在制造危险品,甚至人渣。

有人说(好像是俄罗斯的一个教育学家)孩子永远是无辜的,孩子犯错连上帝都会原谅云云。我一直以为然,直到有一次读到《独立报》的一条新闻,我开始怀疑起教育学家的凿凿之言来。英国的一个十岁的男孩,其坏的行为(Bad behave)用一个六十六岁的受害者的话来表述就是“我算是一个成熟的男人了,我永远都不会想到我会被一个十岁的男孩搞得要崩溃。左邻右舍几乎天天有玻璃被砸,门的信箱投递口被塞进死鸟、老鼠,花园的植物被毁等。不,他不是什么顽劣(Nasty),我是一个基督徒,我要说的是,他是一个邪恶(Evil)的人,是撒旦的儿子。”

一个失控的孩子,变成一个魔鬼——哪怕他只有区区十岁——是如此的轻而易举。我在英国见过很多这样的孩子,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在所谓的贫民区生活、成长。他们的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我每当看到这些孩子,我都会想到你。不,我不是把你和这些孩子相比,而是相反。有一句古老的英国谚语:“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我要赶快回去,去履行我做父亲的义务。

一次阅读,伏尔泰对英国有一比喻:英国是一大桶啤酒,它的顶部是泡沫,底部是渣滓,只有中间最好。忽然灵机一动,把“英国”换成“教育”——去掉顶部的严厉,去掉底部的溺爱,取中间的“严而不厉,宽而不溺”,岂不妙哉。

“严”是对底线的坚守,“宽”是对坚守的柔化。摩西的十诫是基督徒的底线。那么,什么是中国人的底线?坦率地说,我不知道。中国的汉文化是极具同化力的文化,说的不雅就是柏杨所说的“酱缸文化”。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后不久,便和儒道打成一片,三教同源成了“打碎了在揉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贴金泥塑像 ”,宗教就这样堕落为巫术,而其场所则为藏垢纳污之地。惟一的藏传佛教在极权的打压之下几近崩溃边缘。而一个没有宗教感的民族难免时不时会发作歇斯底里。文革是一个典型的“病例”。而我这一辈,身上就流淌着“文革”的污血。我们的病症是:无法无天、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告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第一反应,撒谎成章是我们苟活的必要,添痔谄媚是我们提高生存条件的必付的代价。我们先是由不习惯当狼到享受做狼的过程比一只蝴蝶的蜕变还有快、还要“自然”。我们有“狼文化”,因而我们的下作也是“有文化”的下作,也因而就不是下作了。

而你这一辈生存的社会如果说有改观也是“换了一个马甲”的改观。从某种意义上,你们这一辈的生存环境更复杂更恶劣。但无论如何,人是应该有所惮忌的,活着总该有一些信念。“瞎子不能领瞎子的路;如果这样,两个人都会掉进坑里去。”(《路加福音》,6︰39)我是一个瞎子,世人都是瞎子。人在道德上根本就是一个瞎子。“即使这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今天仍要种下一株小苹果树!”(马丁.路德)作为父亲,我想我要做的最重要的就是确立一些我们俩必须恪守的底线:不能撒谎、任何时候不能陷人于不义、公正等。

我知道,我的底线的设置极有可能会成为你今后人生的羁绊。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做人的最起码的原则成了被嘲笑的“定律”。很多常识的东西成了哈姆雷特的苦苦追问。事实也是如此,以我在这世上近五十年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实在令人沮丧:一个诚实者往往不是社会的失败者就是受害者。孤独、愤怒、无助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构成。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孤军奋战,没有东篱下,没有桃花源。我为如何设置底线、要不要设置底线而一直在内心搏杀着。你是我惟一的儿子。我想你是一个正直的、有人格魅力的人,又不想你为了捍卫信念而遍体鳞伤。依我在国外生活了五年的经验,只有远离这个糟糕的国家这一条道。我才不在乎谁说我什么呢?我在乎的是你的前途——哪里有自由、有公正,哪里就是你的祖国。一个把诚实当做美德且大肆渲染而不是生活的必备品格的国度是不值得留恋的。可笑的是,这个国家的当道者也在大唱祖国赞歌的同时,也纷纷悄无声息地把子女渡往西方。我和这些不相与谋的家长们仅在此可以会心一笑。

我开始设计让你出国留学。而你似乎并不感兴趣。准确地说,你是对需要通过学习才能出国不感兴趣——你更乐意地是生活就像你的had been的夏令营,西藏、香港然后英伦……。可你的will have been将不再是我们的责任了,你很清楚我的原则:你在成人后必须独立生活——人不能堕落(不是退化)到连动物都不如的地步。我相信你不会想当所谓“啃老族”。

你从英国回来时,向我感慨其国民素质。我告诉你,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其间有反复,停顿、返工甚至推倒重来。一个人亦如此。但一个只知哈根达斯而不知哈贝马斯、只知卡布奇诺而不知卡尔维诺的人是没有未来的。素质是一种潜移默化、被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的结果。是素质决定着你的衣着品味。“阿玛尼”是他人写在你的着装上,而高雅气质是你写在你自己的身上的。光有前者是暴发户,一个时针的移步便可搞定。而后者则需要一个甚至几个世纪。中国人(包括有识之士如鲁迅等)在谈到国民性时,其主导思想是为了救国。这是和西方不同的所在:西方人谈到国民性一定是为了救他们自己。我总是强调对你的素质培养正是基于此——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谈到学习,其实我并非要你学成什么或是达到什么目标。我清楚的是,当下的教育体制正把你们变成他们所需要的“工具”。你们的宝贵青春正浪费在许多无用甚至有害的科目上(比如历史、政治等有洗脑之嫌),你们的人格被体制扭曲、被社会扭曲、被你们相互的扭曲而更加扭曲。暴戾成了你们的“勇敢”;不男不女的性模糊成了你们的“洒脱”、“隽秀”;人与人之间的倾轧、瞒骗、告密成了你们的“竞争”……你们面对自然的险峻一把鼻涕一把泪,面对同类的暗流却能胜似闲庭信步。这样的教育不是失败而是罪恶。

不,我不想你会是他们中的一个。事实上,我正做着天下最难的事——把一个钉在花花世界的青少年眼睛拔回到纯净如水的精神领域中。可你的当下面对的是应试能力,一种所谓“一本”、“二本”的量化指标。人格的培养、对尊严的捍卫、生存的技能、对科学的认知能力、对社会的批判能力等在你们的课堂到底可以找到多少,实在令我担心。我无意培养你成为一个站在社会对立面的批判者——那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工作,但我也绝不愿意你成为一个恶的社会的得意者——那样有违我做人的原则。你曾问我,为什么我不是白就是黑而不能中和一下?是的,我不是不想而是没有能力在灰色地带生存。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一个理想主义者在中国变为一个怀疑主义者说需的时间比一台变性手术还要短。而他的最终定位是一个绝望主义者。

但我不想你活得跟我一样的累。我有时甚至觉得读书实在是天底下最蠢的事。不读书面目可憎;读书面对可憎;用书中的知识和心中的邪恶交媾,一旦得势,周遭可憎;一旦得天下,人间如地狱,岂止一个“可憎”了得。我濯足时自照,面目尚可,内心百孔如筛。书是罪魁。昏眼看世间,日臻“繁华”,人欲横流。知识精英、技术官僚携手打造。作为一个有这样心态的父亲,如何培养自己的儿子?上帝,帮帮我。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我们的主宰者以革命的方式改变了他们自己的命运后放给我们的惟一的一条看起来很美的道。你别无选择。今天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痴迷人才的社会,中国统治精英招募人才的方式和NBA一样,它完全是一种精英模式,而且残酷无情。它的教育体制下的产物是精确无误的机械记忆和对权力的天才般地心领神会和藏獒般地忠诚。它的考试制度不奖励智力,更不容忍人文的独立思考。成千上亿的青春最终的大多数成了一枚枚开关掌握在权力手中的精确制导的“爱国者”导弹。儿子,我不想看到你成其中的一枚。

我知道在英国一个管道工的收入跟一个大学教授差不多。由于西方人对人的考量主要是基于他的诚信和品格而非文凭,又,他们的薪酬制度的公平原则。所以凭我跟普通的英国人打交道的几年经验得出的结论是:让绅士们体面地打的去吧,我们将边走边唱。

我知道英国的蓝领的快乐是真快乐,我也知道如果你将来也是一个诸如水暖工的话你一定会相当滴痛苦——你目前的认知能力已告诉了我。问题是你会是什么你不知道,而现今的精英教育体制根本就不会公平对待技能教育。我向你表述过我有些后悔在你初中毕业后的选择——上高中而不是读技校——时,你的争辩似乎是成立的 ——“技校是新生代流氓的培育地”。你初中的几个死党进了技校不久就不再扭捏作态地流氓了。于是就有了你的定论——对一个技校来说出几个流氓是千分之几,对你却是百分之百。我想说的是:你是我惟一的儿子,我对你的教育根本没有试错的机会,一旦错了就是百分之一百二的失败。我不能错,更错不起。时至今日,我已陷入了泥淖。我甚至不知如何判定对与错。

当我们身处的世界是个地狱时,我们每个人都是他人的小鬼。那么我要你做个好人就是把你放在了祭坛上。不,我不会让你这样。但问题是,你不是好人我更无法容忍。好人与小鬼,一个比常识还常识的选择,在今天这个“和谐”的年代,却成了“苏菲的选择”。

你的未来是一个漫长的人生加法的过程。学习,且避免涉猎有关人文精神、独立思想。你就会是一个好用的工具,而一个工具进入国企或政府的概率很大。恭喜,你将是corpocracy的一员。你的生活是被“共同政体”(corpocracy)所制定的规则管理着,好在你没有什么人格之类的“无用物”,又可以蚕食国家,瓜分民众而不受惩处,窃国者侯。加法第二是钱,你顺便就做好了。剩下的最难的莫过于怎样去对付未泯的良心了。好办,跟自己说,房子、车子、老婆儿子、进行时的票子,都是打造包心的钢铁。加法的第三是无耻和冷漠。做对了这三道题,你就是一个“成功人士”了。我无力臧否这类人,因为我从来未做过体制里的“人”——我的生活如你所感知的,一地鸡毛。但我还是要表明:在黄金打造的槽里吃毛家红烧肉的猪就不是猪?如果没有选择,我也情愿你是王小波笔下的那头 “特立独行”的猪。人生不总是加法,也不能总是。你想想,你加的是什么:知识,而任何人文精神的终极思考缺席的知识都极有可能变成杀人的利器;钱,万万不能没有的钱。钱是用来花的,是你在支配着它。而一旦钱上沾着无辜者的汗或是受害人的血,钱就是一个你无法摆脱的梦魇;无耻与冷漠,会让你在舔权力之痔时作如品美食状,在你权利范围内则虐待成性。这是一种平衡,使你看起来未剥落人的外壳。

不,孩子,人生最睿智的是做减法。快乐是属于这类人。内心强大也是这类人。这需要一定的修养和境界,很难,惟有睿智之人能解此法。你够聪明,但离“睿智” 尚远——我从来不做夸大的赞扬,更无意再做奖励的教育方法。奖励对孩子来说实质上是一种贿赂,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缺乏自我认同感,凡事很难有自我判断能力,依领导或老板的眼色行事,一条屁虫而已。所以我暂且将如何做减法放置一旁。这里,只给你两条古训:㈠偃鼠饮河,不过满腹。㈡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从以色列开始教训哈马斯的那天我动的笔,一直到今天还在写。真所谓“大山因难产而痛苦咆哮,最终分娩出来的却是一只耗子”。我不指望你能看懂,甚至连你是否有兴趣看完我都怀疑。在此信的书写中发生了一些事,世界的、我们之间的。比如哈马斯在无赖的头衔上又多了一顶土匪的“桂冠”——前几天他们接连打劫联合国的人道援助货物。再比如为了你的抽烟“顽疾”我们俩数度逼近“战争”边缘…
明年你就是一个十八岁的成人了。作为父亲,我很想更老气横秋(我老气横秋的不够)地写上一串忠告,像古人嵇康、像故人傅雷、或像今人某某。转念便放弃了。只拣最要紧的说:

你是老爸在这个世上惟一的爱;我是你最可靠的港湾。

寻着心中的上帝,边走边想,边想边走。

完稿于2009.2.14

Wednesday, January 14, 2009

[转载]中国、美国小学生守则对比

转自http://old.blog.edu.cn/user3/jawhsy/archives/2007/1935341.shtml

美国小学生守则:

1、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
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3、提问时举手。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
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6、如果因紧急事情离开学校,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课。
7、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
8、考试不许作弊。
9、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的帮你。
10、任何缺勤或迟到,需要出示家长的请假条。
11、唯一可以允许的缺勤理由是个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节日。其他原因呆在家里不上课都是违规。
12、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提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

------------------------------------------------------------------------

中国小学生守则: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
3、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
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锻炼身体,讲究卫生。
5、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6、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7、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8、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关心他人。
9、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10、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参考阅读:
中美港教师守则的差异

Sunday, July 27, 2008

表弟的语文阅读理解

以下是表弟(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的阅读理解--现在的语文教育啊...btw,文末说有改动,google一下《最温暖的墙》,开头不是“我的朋友”,而是“女友”...

转载自他的博客
http://hi.baidu.com/xiangming1994/blog

我的语文期末考试----现代文阅读:最温暖的墙
2008-07-27 11:31
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消然腐蚀着她手指。

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常常被冻裂了,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焐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她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第二天上课,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老师以为学生们是开玩笑的,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有字!

细看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只很特别,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独特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几十双眼睛盯着老师。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就在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的婆娑和妩媚,弥散着温馨。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只只有力的撸浆,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地燃烧着.......

(选自《意林文汇》2007、1,略有改动)

1、感知深刻内容,提炼:(3分)
说说题目“最温暖的墙”的含义。


2、剖析鲜明形象,理解:(4分)
(1)从我的朋友冬天不顾手指开裂流血、忍痛板书等细节,可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举例说说文章是怎样来表现孩子们的顽皮、懂事、富有爱心的可爱性格的?


3、品读精彩语言,赏析(4分)
最后一段画线句写得隽永生动,耐人寻味。请从内容与形式(修辞或语言)两方面作赏析。


4、透视细腻情感、体验:(2分)
最后一段说“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力量?

-----------
总体评价:很"和谐"

Wednesday, November 28, 2007

洛克《教育片论》



  初读这个本书,误以为是古希腊的教育方式,很西方,实则处处细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以下几点感想。
  
  1/很多我们对待儿童和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被对待的误区,都在此书中一一被指出。
  
  2/这不仅仅是一本适合对待儿童的教育方式的参考书,以身作则地看,也是一本自问如何的参考书,以及对自我成长过程有个很好的回顾和认识的书。
  
  3/关于教育的各个主题,分节讨论,每节都堪称一个独立的精彩的blog帖子或论文。唯一的遗憾是此书没有给出目录,并且每节的标题写在后面而非开头。
  
  4/格言如月光洒下,摘抄一二如下:
  
  即便是幼童也能体察到我们是否在感情用事。
  
  即使在纠正他们的过失时,您也应该保持冷静,以示您的所作所为是有道理的,而于他们来说又是有用的,必要的。
  
  要保持他的热情,就要让他觉得这种游戏是专属高于他们的人们的。
  
  世间有两种不良的教养:一种是羞怯忸怩;另一种是举止不端和无礼。这两种情形的避免要得益于遵守这么一条规则:既不要小看自己,也不要小看别人。
  
  有一点易于观察的是,比起其他的人来说,很多年轻人一直停留在学生时代的思维和交流水平上。
  
  我认为,真正的刚毅乃是一个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灾祸或危险,都能泰然处之,忠于职守。此等境界,成人都很少有达到的,因此我们不能对幼童过于奢望。但有些事情是可以做到的,倘若对他们施以渐进的,明智的推导,他们所能达到的境界势必要超出我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