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5, 2002

感性与理性

[大四那年写的,如今看来,其实我还未摆脱这样的认识]

人是一种多么幼稚的动物,当他发现,这个世界本质上无所谓悲或喜,或者这个世界或生命本身并不在意你对他的感叹时,人便会变得不再悲观起来,并逐步接受现实.

这就好比小孩子在哭闹时,你越去哄他,他反而哭闹得越厉害,相反,当他突然发现没人理会他时,他也就停止了哭闹.

这两点是多么得相似啊,当然,你可以说,不,这与有没有外界在意无关,而是好奇心转移了注意力.
即便这样,人在这里还是环境直接的产物.

除非你真正理解所谓"这个世界本质上无所谓悲或喜",那么这时,你不再悲观就不仅仅是因为注意力被转移,而是理性让你意识到,我是世界的一部分,本质上而言,我没有必要过于悲观.

也只有这时候,你才彻底消除了悲观的习惯,迈向心灵的成熟.

而前者是感性认识,后者是理性认识,没有前者,后者便过于勉强.没有后者,前者只是停留在盲目的状态.

Monday, March 18, 2002

徒劳、不甘而又厌倦的困惑

哲学可以一时和人们心中的疑问产生共鸣,但它无法提供明确的答案.思辨的头脑既然不甘轻易在宗教中得到信仰,又无法在哲学中得到答案,便因此永远逃脱不了 永恒的困惑. 我们缘何存在,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只会徒然增添许多烦恼.仿佛先知在这方面早已向我们示明:真正的智者是不会追问这些问题的,这只是陷 阱.然而即便事实果真如是,这样的回答又如何告慰这人世间太多的"自作多情者".试问这世间有比这眼睁睁地看着注定的命运向我们走来而无法挣扎而更富有悲 剧色彩的吗?年少无知却面临命运的选择,而年老时值智慧之神姗姗来迟,却只有承担命运之份,还有比这
更可悲的吗?

先知说,命运是注定的,我们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做些努力. 当岁月的年轮终于在我们的身心刻下伤痕,当眼前种种的风风雨雨让我们迷失了初定的方向,当一次次徒劳的尝试终于让人厌倦,面对命运,甚有何抗拒可言?